沂蒙山舍已建成运营五年之多,建成之时灰空间还未有“宣传”意识,拖延至今仍未整理该项目的设计建造过程。作为灰空间成立后的第二个项目,也是沂蒙山地区落地较早品质较高的民宿,对当地民宿发展及事务所的影响自不必多言,因此借国庆空闲时日对其进行整理及回顾。
沂蒙山舍位于山东第二高峰蒙山龟蒙顶脚下的李家石屋村,村落沿金线河峡谷依山傍溪而建,南北纵深约五公里,由于交通不便,当地居民大多就地取材,以山中的石材为墙,以干草为顶,建成了冬暖夏凉的石屋,家家户户的石头屋,形成了村落独特的肌理和质感。
初识场地印象
接到设计任务后初到场地,便被这里的情景所触动:清幽的峡谷、安静的村落、遍布的石屋、朴实的蒙山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好似他们自古就一直生活在这里。然而和大多数偏远的村落一样,这里也同样的面临着空心村问题,年轻人走向了城市,仍在居住的大多是已经上了年纪的老人,多处石屋年久失修,已经破败或闲置,沂蒙山舍的五个院子便是对这样的石屋进行的更新改造。
建筑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村落?如何同既存环境产生丰富且有意义的对话?建筑如何被环境所接受?如何营造并激发场所的活力?是最初面对场地时所思考的几个问题。
遵循现状的布局
沂蒙山舍的前身是一个牛棚和依山而建的五个传统院落,牛棚和一号院紧邻村落主路,其南侧是一处传统的石屋古民居;二号院、三号院和四号院在其后面紧邻分布,五号院离主路约30米,较为独立。
基于遵循村落的原始布局这一初衷,在对五个院落进行改造或者新建中,沿用每个院落的原有大小,仅对房屋尺寸进行了微小的调整,以适应客房舒适度的要求。牛棚高于主路,位于一号院和南侧古石屋民居之间,后面则是并列的较高地势的二号院、三号院和四号院,是几处院落的“枢纽”,其特定的场地位置,赋予了它特定的功能:接待中心,其屋顶为共享活动平台,其余五个院落均为民宿客房。
消隐于村落的建筑
建筑外观并未进行刻意的“网红式”设计,而是以院落用地条件、功能需求以及当地建造工艺和材料作为出发点,对其进行微改造,希望改造后的建筑能够融入并消隐于村落之中。
五个民宿院落采用了“微改造”的设计策略,对现状较好的一号和五号院落是在保留的基础上改造提升,其它三个院落因年久失修,则是在原院落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了拆除重建。重建的房子外墙使用了当地最为常用的条石,屋顶则是同周边村落建筑一样的坡屋顶,仅适当加大洞口做了落地门窗,以满足客房对景观性及采光的要求。
接待中心以及其屋顶上的服务亭是在原牛棚位置的新建体量,尽量和地形取得融合的同时,保留了场地及屋顶的原有树木。新建建筑墙体采用了现浇混凝土,虽作为整个场地中较为现代的置入体量,但其同条石的色彩以及简洁的外观仍同周边建筑取得了一致性。
低技建造策略
项目预算的低造价及当地工人的低技术决定了该项目无法按照常规的策略进行设计和建造,在低造价及低技术的限制下,采用了以下几个策略。
一、选用当地的“廉价”材料:主要的建造材料为条石、卵石、碎石、红砖、木材、传统水磨石等,这些全部是当地民居常用的建筑材料,价格较低。
二、借鉴当地的民居建造方式:除了接待中心为混凝土现浇之外,其余院落的建造都借鉴了当地民居的建造方式,基础构造采用了当地常用的石材,门窗洞口过梁为现
场混凝土预制,屋顶结构为民居常用的木制人字梁。
三、土建完工效果既是室内空间效果:墙体外侧都为条石,墙体内侧室内效果有三种:卵石、红砖和涂料,相应的墙体构造的三种做法为条石+卵石、条石+清水砖墙、
条石+普通砖墙+涂料;地面为细石混凝土抛光;屋顶为人字梁结构上铺实木板裸露。
在当下的建筑实践中,乡村是一个颇为重要的场景, 基于对当地自然条件和村落文脉的理解,以及于此选取的在地材料和借鉴当地智慧的建造手段,成为在地实践和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尝试将其延伸为一系列多角度、多层次的建造行动和社会活动,以此来持续性地参与到乡村环境的改造、乡村经济的发展,乃至乡村产业的转型和文化复兴。
后记
在沂蒙山舍运营的这段时间里,李家石屋村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宅基地租金大幅升值、自发新开了多家民宿、投资者的进入又退出......,但是无论表面如何变化,李家石屋似乎并没有改变太多。也许这是乡村固有的包容力,也许这是沂蒙人与生俱来的不变品质,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乡村发展最为重要的是留住原住民,并通过产业为其赋能,而不是推倒重来,唯如此才能持续激活乡村的独特魅力。